介绍几种常用的开源协议
特点:非常宽松,允许几乎任何用途,只需保留版权声明和许可声明。
使用场景:广泛用于各种开源项目,尤其是JavaScript库。
特点:允许自由使用、修改和分发,但需保留版权声明和许可证。提供专利授权,明确禁止使用商标。
使用场景:常用于大型开源项目,如Apache软件基金会的项目。
特点:要求衍生作品也必须开源,且使用相同的许可证(“传染性”强)。
使用场景:适用于希望确保代码始终开源的软件,如Linux内核。
特点:相比GPL宽松,允许在专有软件中使用库,但对修改库本身有开源要求。
使用场景:常用于库文件,如GNU C库。
特点:非常宽松,允许自由使用、修改和分发,只需保留版权声明和许可声明。有2-Clause和3-Clause两种版本。
使用场景:广泛用于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,如FreeBSD。
特点:介于宽松许可证和GPL之间,要求修改后的文件开源,但允许与专有代码结合。
使用场景:常用于Mozilla项目,如Firefox。
特点:允许自由使用、修改和分发,但修改后的代码需开源,且需提供源代码。
使用场景:常用于Eclipse基金会项目。
特点:主要用于非软件作品,有多种版本,如CC BY(署名)、CC BY-SA(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)等。
使用场景:适用于文档、艺术作品等。
特点:类似GPL,但要求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软件也必须开源。
使用场景:适用于网络服务类软件。
特点:放弃版权,将软件放入公共领域,允许任何用途。
使用场景:适用于希望完全放弃版权的项目。
注
文章如有错误,还望留言指正
参考资料
由deepseek自动生成